美國時間的由來是這樣的...美國時間的意思是:多餘的時間,我沒有美國時間的意思就是我沒有多餘的時間。



由來是因為西方人比較重視休閒...吃中飯可以吃到下午1、2點,工作讀書也不像台灣那麼拼命...而且每天都會給自己休閒的時間,每個星期都還會去玩,以其重視休閒的程度,使得忙碌的台灣人錯愕不已,「難道他們都不用賺錢嗎?」所以才會衍生出:美國時間...



那為什麼不說:法國時間?英國時間?他們不是更悠閒?原因在於台灣人最早接觸也最頻繁最深入的文化就是美國文化了...到美國移民、通商、接受美國幫助、旅遊等都是很早以前就有了喔.而美國人開放包容的程度也讓台灣人較能接受,(法國人在以前是很驕傲的.他們對自己的文化有很強的認同感,因此有些法國人容易輕視外族)(現在也會但不那麼嚴重)



所以我們不會說法國時間、英國時間,我們說 「美國時間」不是因為時差喔...網路上常常有人會說:不用法國時間、日本時間是因為時差沒有美國那麼遠其實是錯誤的喔,時差是用經線判定,如果真的是用時差...那為何不說加拿大時間、巴西時間...



當然在現今這個很開放的社會,我們也可以說法國時間、義大利時間、希臘時間,但是大家說美國時間已經積久成習了,很少人會特別去改變這個名詞...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找美國時間 放輕鬆





 「美國時間」到底是怎麼回事?最近美國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(勞工局統計處)發布了一份關於 American Time-Use(美國時間運用)的報告。訪談了21,000名15歲以上的人之後,他們發現,最辛苦的美國人是25至54歲的夫妻。除了照顧家庭,他們週一到週五每天平均花八個小時在工作上,而這八小時還包括上下班的通勤時間。在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國家裡,生活最辛苦的一群也不過就是如此而已!



 然而,根據洛桑國際管理學院(IMD) 2003年世界競爭力年報,台灣人是全世界工作時間最長的一群,一年每人平均達2,282小時。在美國長大的我,一直覺得這裡的工作文化很恐怖。在台灣,聽到三、四十歲的青壯年人過勞死已經不是新聞了。很多行業,包括高科技、設計、醫師、律師、會計師、廣告、媒體從業人員等,每天工作十二小時以上幾乎已是家常便飯。甚至在很多沒那麼忙的公司,不少員工和老闆也認為太早下班似乎就代表自己不夠認真,因此大家都「不好意思準時下班」。最近,台灣的1111網站調查也發現,49%的上班族總覺得生活壓力很大,其中81%認為主要壓力來源是工作,而23%的上班族甚至有過自殺的念頭。為何台灣人會讓自己的生活過得那麼辛苦呢?



 我想美國人能享受更多休閒、社交和家庭時光,是因為他們覺得個人生活也非常重要。我小時候住在加州一些相當富裕的地區,從沒看到我父母或鄰居過勞過。不管從事哪一行,下班時間一到,大家都理所當然地回家享受家庭和休閒生活。在這樣一個人民平衡過生活的國家裡,國民所得和生活品質照樣能維持一定的水平。希望台灣老闆也願意塑造更尊重個人生活的新工作文化。



 除了工作之外,美國人都在做些什麼?報告發現,即使是最忙碌的一群人,每天也都平均能花2.6小時在休閒和運動、1.3 小時在照顧家人、1.1小時在打理家務。當然,男女時間運用也有別,女人忙於家事的平均時間比男人多:一般職業婦女每天花3小時在做家事和照顧家人,而男人只有1.6小時。但是男人的平均工時比較長一些:他們平均花8.3小時在工作,女人則是7.7小時。這些忙碌的父母都能有7.4小時的睡眠。



 除了這「最忙碌」的一群之外,一般美國人還有更多的個人時間:他們能擁有8.3小時的睡眠和5.1小時的休閒時間。大家花最多時間的休閒活動是看電視,美國人有一半的休閒時間是耗在電視機前面,其他時間則用來聊天 (41分鐘)、閱讀(22分鐘)、運動(20分鐘)、放鬆與思考(20分鐘)、玩(電腦)遊戲(17分鐘)及其他活動(31分鐘)。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,第二天回到公司也更有精神和效率去面對工作。希望台灣人能為自己創造更多「美國時間」   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瑪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